在贵州省西北部的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,一种看似普通的食用菌正在书写着不平凡的产业传奇。近年来,威宁县立足当地生态资源优势,积极探索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的产业发展新模式,让小小的“生态菇”成长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。
一、立足生态优势,选准特色产业
威宁县平均海拔2200米,年平均气温10-12℃,独特的高原气候为食用菌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。当地政府经过充分调研论证,决定将生态食用菌作为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。通过引进优质菌种,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,威宁“生态菇”以其肉质鲜嫩、营养丰富的特点迅速打开市场。
二、创新经营模式,实现多方共赢
威宁县在实践中探索出“龙头企业带动、合作社组织、农户参与”的三级联动机制。龙头企业负责技术研发、菌种供应和市场销售;合作社统一组织生产、提供技术服务;农户通过参与种植获得稳定收入。这种模式既保证了产品质量,又降低了农户风险,实现了企业、合作社和农户的多方共赢。
三、强化科技支撑,提升产业效益
当地政府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,引进先进的菌种培育技术和现代化种植设备。通过建立专家工作站,定期开展技术培训,提高农户的种植水平。同时,推广林下种植、大棚种植等多种模式,实现全年不间断生产,大大提升了产业效益。
四、延伸产业链条,增加产品附加值
在做好鲜菇销售的同时,威宁县还积极发展食用菌深加工产业。建设了标准化加工车间,开发了干制品、速冻产品、菌汤包等多个系列产品。通过与电商平台合作,拓宽销售渠道,产品远销粤港澳大湾区和东南亚地区。
五、助力乡村振兴,带动群众增收
目前,威宁县已发展食用菌种植基地20余个,带动5000多户农户参与产业发展,户均年增收超过2万元。许多贫困群众通过种植“生态菇”实现了稳定脱贫,乡村振兴的步伐更加坚实有力。
威宁县的实践表明,只要找准特色、创新模式、强化支撑,小产业也能做成大文章。未来,威宁县将继续深化产业发展模式创新,推动“生态菇”产业向更高质量、更高效益方向发展,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力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gsthyzl.com/product/215.html
更新时间:2025-10-19 21:31:01